
南宋吴琚《桥畔诗》
《桥畔垂杨七绝诗》,吴琚书,行书墨迹绢本。4行,共28个字,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,《石渠宝笈初编》著录。
释文:桥畔垂杨下碧溪。君家元在北桥西。来时不似人间世。日暖花香山鸟啼。
吴琚擅长诗书画,其书祖述米芾,而峻峭过之,大字绝妙。书法字迹匀称,笔势圆劲流丽,结构布局端庄秀美、外柔内刚。是幅为吴琚少数遗作中的真迹之一,书蔡襄七绝一首,为现存条幅形式之最早作品。用笔露锋尖锐, 结字多成方形, 重笔力,轻姿态。
《桥畔垂杨七绝诗》雄强力健,凝重练达,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与律动感。虽有评其书不逾米芾一步之讥,但此作并没有米芾肆意纵横的习气,于张弛中寓灵动,明显地与米字拉开了距离,具有自我的个性与特色。
吴琚有才气,工诗词,尤精翰墨,善正、行、草体,孝宗常召之论诗作字,尽力模仿米芾,后人在赞赏吴琚天才技艺的同时,又不得不为其感到遗憾.后人认为南宋著名书法家中,得米襄阳笔墨神韵者,应首推吴琚。其著作有《云壑集》,传世墨迹有《碎锦帖》等,镇江北固山上镌有”天下第一江山”乃为吴琚所书。